“星星的孩子”包涵入职自闭症服务机构:为更多“星星”点灯

包涵入职四川成都的一家自闭症儿童服务机构,担任综合专员。 王利文 摄

中新网成都7月2日电 题:“星星的孩子”包涵入职自闭症服务机构:为更多“星星”点灯

作者 王利文


(资料图片)

在位于四川成都的一家自闭症儿童服务机构内,23岁的自闭症患者包涵坐在工位的电脑前,刚入职的他担任综合专员,一手握住鼠标,一手敲打着键盘,正专注工作。

自闭症是“自闭症谱系障碍”的简称,又称为孤独症,是一类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为核心表现,伴有狭隘兴趣、刻板行为以及感知觉异常的先天性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。人们称自闭症儿童为“星星的孩子”。

陈骧与包涵沟通工作。 王利文 摄

为了给“星星的孩子”提供进入更高层次学校的渠道,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7年首开中国内地高校单独招收精神残疾(高功能自闭症)类考生进行融合教育的先河。2018年,3岁时便被诊断出自闭症的包涵,通过全国唯一名额的单招,进入该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,成为四川第一个自闭症大学生。

坚持700余天英语单词学习打卡,参与专业夏令营,获得校园200米游泳比赛第6名,参加护航听障儿童志愿者活动,获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、游泳救生员(初级)职业资格证书、机动车驾驶证……通过包涵社交账号的分享,足以窥见其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,也拼凑出一个认真努力、善良热心、热爱生活的大男孩形象。

今年,自闭症儿童服务机构“大米和小米”拟招聘10位自闭症员工从事全职工作。已经完成本科学业的包涵通过层层考核,于6月中旬正式入职“大米和小米”成都中心,担任综合专员。面对这一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,包涵表现出了信心,“应该能够适应,我想自己养活自己。”

包涵在大学期间参与志愿者活动。 受访者供图

“作为帮助特殊儿童融入社会和环境的机构,我们对自闭症伙伴的包容和接纳程度往往比外界更高。希望通过解决就业的实践,帮助他们融入社会,为更多‘星星’点灯。”该机构成都中心负责人陈骧坦言,包涵的校园履历和就业技能让人印象深刻,不过在招聘过程中,生活自理能力、人际沟通能力及情绪管理能力往往是考察重点。

在工作安排上,包涵目前正通过行政和计算机运行等工作,逐步熟悉环境、适应岗位。负责包涵“传帮带”的同事黄宇观察到,包涵在收发教具快递、教具分类、检查环境卫生等工作上完成度都很高。“排课等计算机相关工作更是他的强项,他一学就会。”黄宇笑着说。

从入职最初的拘谨到慢慢熟悉,包涵与同事们的交流也越来越多。收到大家分享的食物后,他也从家中带来葡萄和零食与同事们分享。

据统计,当前中国自闭症患者数量已超过1000万,其中14岁以下的儿童超过200万。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蔡晓莉指出,尽管中国对自闭症患者的政策不断完善,但自闭症患者上大学、就业仍是少数。除了健康的身体、稳定情绪和适应性行为等生理和心理基础外,环境因素也极大影响他们融入社会,他们还需要得到各界更多关爱与宽容。

“大家都认为包涵是幸运的,幸运的背后是很多人的付出,也是家庭、学校、企业和社会的接纳、包容和支持。”蔡晓莉表示,每个“星星的孩子”生理和心理基础各不相同,尽早了解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涯规划目标至关重要。此外,上岗前若能对他们和用人单位进行针对性培训,进入岗位后通过“职业辅导员”制度介入,更有助于其适应工作环境。(完)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

联系我们:5 516 538 @qq.com

版权所有 ? 2020 亚洲印刷网

关于我们| 联系我们| 投稿合作| 法律声明| 广告投放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