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为红叶村千亩机插示范片。通讯员叶一平摄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十多年前的一个经济落后村,如今“蝶变”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和集体经济强村。是什么样的“神秘力量”让东至县东流镇红叶村实现“华丽转身”?
记者调查发现,通过摸索实践“小田并大田”,大田流转发包给大户经营,红叶村实现了农业规模化生产,解决了土地细碎化这个制约规模化生产的“瓶颈”问题。
□记者秦峰徐婷
穷则思变,打破“细碎化”
田块从1668块到800块
红叶村位于皖江南岸,具有丘陵与圩区的双重地貌,全村18个村民组,479户1807人。2011年,全村共有耕地7336亩,其中水田5536亩,但村民们守着“黑土地”却过着“穷日子”。
“以前红叶村是按照出生人口来分配土地的,每家的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,最多的一户有23块。”说起小田分散问题,时任红叶村党总支书记的钱寿祥深有感触。由于分散经营效益低,出现了大量的抛荒闲置耕地。
“农村最大的资源是土地,要想壮大集体经济,带动村民致富,必须要做好土地文章。”穷则思变,从2012年开始,钱寿祥一直都在寻找破解之法。
“小田如果合并成大田,农机就‘活’起来了。”“集中流转也能带来收益。”……在2012年召开的一场关于土地流转村民代表会议上,大家你一言我一语,点燃了钱寿祥心中的火苗。
明确了思路,说干就干。村党总支决定先期在5个村民组展开土地流转试点,随后在镇党委支持下申请到了池州市土地确权发证试点项目。
“最难的是群众思想观念如何做通!”钱寿祥告诉记者,红叶村立足三点:尊重群众意愿、不改变土地经营承包关系、不减少农户收益。
有村民害怕村里会借机收回土地,村干部带着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,反复向村民说明会发放土地确权证,打消他们的顾虑。
有村民认为现有的田地肥沃,田块重整后会变为薄田。村干部就实打实给村民算经济账,增加他们的信心。
有村民担忧收益会减少,村干部向他们宣传土地“三权分离”等政策,保证对外发包按原有面积分红,卸下他们的思想包袱。
还有村民眷恋土地不愿合并,村里就集中划出一块土地,保证村民的自耕自种需求。
经过8个多月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,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“讲破了嘴、跑断了腿”,红叶村5个村民组顺利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。
随后,结合农发项目,红叶村将这5个村民组120户农户2310亩地1126块,并成197块,实际增加面积67.2亩。其中,有8户选择自种。
“小田并大田”后,吸引了一批能人大户来红叶村规模化经营,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。十年来,“小田并大田”范围不断扩大。截至2022年底,红叶村土地由以前的1668块减少到800块,面积由7336亩增加到9537.5亩,增幅达23.08%,土地均块面积12亩。
一次流转,两次分红
村民亩均收益700元
走在红叶村,只见田成方、树成行、渠相通、路相连,村民房屋规划有序,处处呈现着美丽文明的新农村新气象。2012年7月,红叶村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,村民自行决定是否加入合作社。随后合作社对所有入社农户的土地进行统一发包,经过竞标,承包给种植大户和经营能手。“如今村里土地流转率超过99%,仅剩鲍大明兄弟三家选择自种。通过土地流转,打破了户与户、组与组的界限,减少了村民之间的纠纷,降低了种植成本,提高了利润空间。”红叶村党总支书记王正华向记者介绍,如今村民流转土地收益每亩近700元,同时还可以在大户那里务工,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。一次流转、两次分红成了红叶村土地流转成功的关键。村民与合作社签订入社协议,成为社员,社员享有两次分红的权益。第一次分红为土地保底收益,每亩流转费按500斤中籼稻的上年国家保护价折算。第二次分红为土地集中对外发包的增值收益,每亩按50斤稻谷折算。这两次分红的收益约为700元。
合作社的经济账把村民“算”笑了。“我家有15亩田地,全部流转出去了,平时在承包户那里干活,土地流转费加务工费,一年能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,对于我这样的年纪,已经非常满意了!”今年58岁的村民赵时贤乐呵呵地说。
“目前,村里正在谋划第三次分红,即延伸产业链收益再分红。根据红叶村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法人要求,建立原创加工厂,打造自己的品牌,实行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。村里已申报稻虾米深加工项目,实行优质优价。这方面增值收益的70%再以分红的形式分给承包大户和农民,30%留给村集体,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集体经济。”王正华说,这个方案已经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。小田并大田,“并”出发展新动力。2022年,红叶村集体经济收入360万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,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。
“一村一品”,规模化种植
稻虾混养带动集体增收50万
仲春时节,万物复苏,春意盎然。
3月20日上午,在红叶村舜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虾混养基地,负责人郑小毛正撑着小船管护龙虾苗。细雨笼罩虾田,小船穿行其间,宛如一幅江南水墨画。
“我承包了600亩田,每亩可产200斤小龙虾、800斤优质稻,亩均综合收入2500元。”依靠稻虾混养模式,2014年,白手起家的郑小毛来到红叶村承包土地,如今的他已成长为远近闻名的稻虾养殖能手。
“过去这里都是‘巴掌田’‘皮带田’,面积小且不规则,种植水稻收益低。改造承包给大户后,大力发展虾稻产业,通过统一供种、施肥、用药,效益显著提升。”王正华告诉记者,2022年,红叶村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超过5000亩,单这一块就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。
田还是那块田,变的是种田的理念。近年来,红叶村充分发挥水源充足、田地集中连片的优势,选定稻虾综合种养作为“一村一品”主导产业,实现一地两用、一水两养、一季双收的经济效益。按照“壮大规模、提高档次、打响品牌、拉长链条”的思路,通过驻村工作队筹划成立稻虾产业发展联盟、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合作建立稻虾产业博士工作站、建立小龙虾交易市场等方式,全力打造稻虾混养为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。
“养稻虾先养水,好水才能养出好稻虾。”为提高稻、虾品质,红叶村进一步拓宽发展思路,与驻村企业舜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稻虾产业联盟创研中心,并利用镇级100万元补助资金,购置1000亩稻虾混养基地养殖物联网系统和在线移动监控系统,对稻虾养殖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,保证种养基地水质。
近年来,红叶村先后注册了“菊江牌”稻米、“虾稻乐”大米品牌,并通过参加渔米评选大赛亮化品牌,2018年“菊江牌”稻米、“虾稻乐”大米分别获省级有机大米金奖、银奖,2021年11月“菊江牌”有机稻米获国家级金奖。
尊重意愿,不强迫流转
不与村民“抢饭碗”
3月16日清晨,红叶村桥西组村民鲍大明一大早就忙着整理田块,为稻田育秧做准备。
今年60岁的鲍大明种了大半辈子地,对土地很有感情。“兄弟两个外出打工了,我在家一边照顾老人,一边种三家的地保生活。”鲍大明告诉记者,过去他和两兄弟家有9块田地共48亩,分别位于村子的不同方向,最远的有两公里。在村里的协调下,9块小田置换合并成了家附近的1块高标准农田。“种地不用来回跑,收入还增加了。”鲍大明边干活边给记者算账,亩均产量1200斤,一年能有4万多的纯收入,够家里生活了!
同样是种地“老把式”,今年57岁的倒沥沟村民组何饲虎想法就不一样。“土地分散、抗灾害能力差,如果遇到旱涝灾害,一年下来所剩无几。”何饲虎回忆道,“小田并大田”前,每到农忙季节,他就很烦恼,自家14亩地分散在6个地块,大型农机进不去,不论干什么活都费劲。2012年村里要试点“小田并大田”,他举双手赞成,是第一批签字同意的村民之一。
“小田并大田”后,豪情满怀的何饲虎准备大展身手。第二年,他就承包了90亩土地,开始规模化种植水稻。“亩均1300斤,亩均纯收入700元,比以前高了100多元呢!”何饲虎说。
“坚决不与村民‘抢饭碗’。”王正华说,在“小田并大田”过程中,村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,预留了自种区,确保农户“随进随出”。在土地流转中,村民无论是选择流转到村里的合作社还是种植大户,村里都全力支持。
记者了解到,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其中提出要总结地方“小田并大田”等经验,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,结合农田建设、土地整治,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。红叶村在“小田并大田”过程中,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,促进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,为池州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探索、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