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点简讯:全国共有货车司机近2000万人 货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

2022年1月13日,工信部正式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轻型货车、小微型载客汽车生产和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简称“蓝牌新规”),其中,对轻型货车(轻卡)的技术参数做了明确要求,重点是限制了轻型货车的“发动机排量不能大于2.5L”,对车辆公告、上牌、生产、监督等环节加大约束力度,从产品源头有效消除轻型货车“大吨小标”、超载运输隐患。

在上述政策出台以前,市面上多数轻型货车(轻卡)的发动机排量在2.5L以上,符合上述规定的轻卡占比较小,上述政策出台后将促使国内轻卡市场重新洗牌,引领轻型货车行业向轻量化、合规化方向发展。目前,福田、江淮、解放动力、江铃、潍柴等企业陆续推出了2.5L动力的新型轻卡产品,不合规的轻卡产品逐渐向微卡、中卡市场转移。


(资料图)

随着国家“双碳”战略的强力推动,国家和各地出台一系列支持鼓励新能源物流货车的发展政策,电商及快递业务的增长,催生了对新能源货车的更多需求。换电模式推动了新能源重卡的高速增长,我国新能源货车将迎来快速发展。

货车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和货车零部件,主要包括钢材、铝材、木材、塑料、橡胶、玻璃、化工材料等原材料及发动机、变速器、方向盘、仪表盘等零部件;中游为货车整车生产及供应;下游广泛应用于货运、物流、建筑、采矿等领域。

2021年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16.6万辆和428.8万辆,同比分别下降12.8%和8.5%。从销量细分结构情况来看,2021年我国重型货车销量为139.5万辆,同比下降13.8%,占总销量的32.5%;

中型货车销量为17.9万辆,同比增长12.3%,占总销量的4.2%;轻型货车销量为211万辆,同比下降4%,占总销量的49.2%;微型货车销量为60.5万辆,同比下降14.7%,占总销量的14.1%。

货车行业市场深度分析

由于我国的物流和工程相关行业发展较快,这些行业对于运输方面的需求也较大,这些需求反映在了我国的重卡行业产销量上。2015-2019年,我国重卡汽车产销量逐年走高,产销率总体维持平衡,总体运行在97%-104%之间。2019年,柴油重卡国六排放标准发布后,重卡替换需求大幅增加。2020年,我国重卡产销量出现大幅提升。但随着替换需求逐渐得到满足,重型卡车产销量在2021年出现回落。2022年上半年,我国重型卡车产量为38.3万辆,销量为38万辆,产销率为99.1%,行业供需维持平衡,但产销量同比均出现较大比例下滑。

货车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,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,2022年我国货车市场规模达394亿元,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。截至2022年底,全国共有2537家网络货运企业,整合社会零散运力594.3万辆,整合驾驶员522.4万人。2022年全年共上传运单9401.2万单,同比增长36%。

重卡行业格局稳定,CR5 市占率一直高达 80%以上。2022 年 1-11 月,中国重 汽、一汽集团、东风公司、陕汽集团、福田汽车的份额分别为 23.99%、 19.14%、18.03%、16.14%、10.20%。我们拆分重卡三大类车型的销量占比,其中重卡非完整车辆的占比在 30-40%之 间,这部分车辆大部分添加上装后成为自卸车服务于工程基建,小部分成为环 卫、消防等特种车辆。半挂牵引车主要用于物流运输。重卡载货车既用于物流运 输,也用于工程基建。在物流运输中矿建材料和水泥占比为 38.7%,这部分运输 需求也可以归类为工程基建。在重型载货车领域,重汽的优势较大,福田、东风和一汽集团也在不断发力提升 重型载货车的份额,行业向龙头集中的趋势明显。

2020年年末全国拥有公路营运汽车1171.54万辆。拥有载客汽车61.26万辆、1840.89万客位;拥有载货汽车1110.28万辆、15784.17万吨位。其中,普通货车414.14万辆、4660.76万吨位,专用货车50.67万辆、596.60万吨位,牵引车310.84万辆,挂车334.63万辆。全年完成营业性货运量342.64亿吨,比上年下降0.3%,完成货物周转量60171.85亿吨公里,增长0.9%。

目前,全国共有货车司机近2000万人,大多以个体经营为主。长期以来,广大货车司机奔波在物流运输一线,为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、服务改善民生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数据显示,同城货运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亿万级。从市场走势来看,预计2030年将会成为传统卡车和新能源卡车的分水岭,轻卡市场可能会提前到2025年。对于所有卡车企业来说,既要设法熬过当下最艰难的时刻,还要做好进入新赛道的准备。

客车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,行业总量不仅取决于居民出行总量和出行结构,也受 国家及地方政策的影响。受疫情反复、新能源补贴政策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面 临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等影响,国内大中型客车行业 2020 和 2021 连续两年下滑,2022 年开始企稳。 国内公交市场已经新能源化,受 2015-2017 年新能源公交的提前消费影响,自 2018-2021 年公交采购需求持续下滑。从发展趋势看,随着 2022 年底新能源汽车 补贴政策退出,同时,随着“双碳”政策的推动,预计新能源客车逐渐进入公路客 车领域,短期内主要用于团体租赁、短途客运等。展望2025我们认为客车行 业销量的影响因素为:

从新能源重型货车情况来看,随着我国“双碳”政策的持续推进,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,带动新能源重型货车销量持续增长。据资料显示,截至2022年11月我国新能源重型货车销量为19037辆,同比增长155.8%。

全球公路货运行业一直面临着司机及商户分散、车辆的使用率低、需求日益增长以及商户之间缺乏互信等几大痛点。近年来,公路货运服务数字平台的兴起,对行业痛点的缓解起到一定作用。2021年,通过货拉拉平台完成所有交易几乎均是闭环交易,远高于全球所有数字货运平台22.4%的行业平均水平,是全球极少数每年产生超过10亿美元闭环货运GTV的数字货运平台之一。

货拉拉表示,2022年,物流支出约10.0万亿美元,其中3.5万亿美元用于公路货运市场。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及经济增长放缓,全球公路货运市场于2020年暂时录得1.5%的同比跌幅。不过,市场自2021年起已日益复甦,并预计将增至2027年的4.6万亿美元,自2022年起复合年增长率为5.6%。

从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来看,我国重型货车行业市场巨头云集,市场高度集中,前五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在多年前就已超过80%,并且仍在进一步提高。具体来看,2022年上半年我国重型货车行业CR5达86.8%,其中中国重汽排名第一,占比为23.3%,其次为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,占比分别为19.9%和18.9%。

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挂车与专用车高端制造企业,公司成立了六大业务集团。其 中灯塔先锋业务深耕中国市场的半挂车产品;北美业务由厢式半挂车、冷藏半挂 车以及集装箱骨架车组成,在北美市场获得了主流大客户长期信赖与认可;欧洲 业务深耕欧洲市场半挂车产品,运营 “SDC”与 “LAG”品牌。强冠业务集团生产与销售罐式半挂车与混凝土搅拌车,旗下的混凝土搅拌车连续五年在中国销量第 一。城市渣土车业务生产与销售城市渣土车上装产品,是中国城市渣土车委托改 装业务先行者。太字节业务集团生产制造冷藏厢体与干货厢体,运营 “太字节 ” 品牌。

全球物流支出约10万亿美元,其中3.5万亿美元用于公路货运市场。预计从2022年起复合增长率为5.6%,2027年将达4.6万亿美元。目前全球公路货运行业的线上渗透率仍较低,未来有巨大增长潜力。数据显示,2021年公路货运GTV中仅有1.9%通过数字平台促成,预计2027年线上渗透率将达至2.7%。

2023年中国货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

当前我国已进入以数字化、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发展阶段,交通物流业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变革发展机遇期,加快推进互联网、移动通信、5G、区块链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货运物流业深度融合,不断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。积极开展网络货运新业态创新发展和试点工作,鼓励企业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,加快整合社会零散运力和物流资源,实现网上下单、线上智能匹配、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。

目前,全国已涌现出2000多家以网络货运为主要形式的市场主体,大幅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和社会化组织水平,可为上下游企业节约成本10%—30%,车货匹配时间由过去的一两天降低至现在的一小时之内。智慧港口、智慧枢纽等新基建加快建设,无人驾驶、无人车、无人机等新服务不断涌现,科技创新在货运物流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。

近年来,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中国数字货运市场规模快速增长,数字技术在改进传统货运产业、推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质方面效果明显。2022年中国公路货运市场规模在5万亿元左右。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带来公路货运需求大幅增长,从而促进货车的需求增长。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20%,比日本和美国多一倍左右。载货车的需求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速度有较大相关性。从长期来看推动载货车行业增长的因素仍然存在,主要是公路货运需求、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投资。

未来,货车运输行业将会面临诸多新的变化和挑战。其中,货车电动化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。近年来,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,许多国家纷纷制定了限制燃油车的政策,逐步推动了新能源车辆的发展。货车电动化不仅能够提高能效,减少碳排放,还能有效缓解油价上涨对货车行业的冲击,因此,预计货车电动化将成为货车行业的新趋势。

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3-2028年中国货车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》。

关键词:

推荐阅读

京ICP备2021034106号-51

联系我们:5 516 538 @qq.com

版权所有 ? 2020 亚洲印刷网

关于我们| 联系我们| 投稿合作| 法律声明| 广告投放

所载文章、数据仅供参考,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。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!